《八佰》今日公映。
此前一周,它的点映票房破1.8亿,
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点映票房最高纪录,
被称为“华语战争片的新高度”,
影片取材自1937年的四行仓库战役,
淞沪会战中,为了掩护五十万国军西撤,
一支队伍奉命死守上海最后的阵地“四行仓库”,
与日军血战4天,中外为之震动。
为壮声势,这支四百余人的孤军对外称八百人,
片子从筹备到面世,周折了十余年,
2019年6月,我们看到了这部影片
并专访了管虎导演,
一年多以后,电影终于在大银幕上和大家见面。
“电影还是有传递和提醒的功能,
把这个故事拍出来,
引起大家的关注,甚至成为文化,
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
上海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,管虎导演“去过无数次了”。2015年,这里成为抗战纪念馆,西侧一面墙修复成1937年的样子,复原了炮弹攻击的真实痕迹。有一阵子,管虎导演反复在这栋历史建筑里游走,揣摩当年仓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四行仓库战役,美联社记者海岚·里昂在苏州河南岸拍摄“关于四行仓库战役外围发生了什么,都有影像、文字记录。但仓库里面,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,有个别军官的口述,说得还都不一样,这就是我想要拍这个电影的根儿。我相信一定是有奇观在里面。”
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开始,中国军队在三个月内,伤亡三十万,10月26日大场失守,牵动全局,统帅部决定全线五十余万大军西撤,并命88师留一个团掩护,团附谢晋元接到命令“死守上海最后阵地”。
谢晋元1905年生于广东蕉岭,黄埔军校毕业,他带领524团部分成员进入仓库,四行仓库里共计420人,谢晋元日记中提到过,85%是文盲。他们原本就是最普通的百姓。
四行仓库是四家银行的仓库,储存有几万包粮食,墙高楼厚,易守难攻。10月27日凌晨,大军撤退完毕,仓库成为闸北最后一块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国土,日军三面重重包围,另一面是公共租界。后来有孤军战士回忆谢晋元将军的训话,“四行仓库是我们最后的阵地,也是我们的坟墓。”
南岸民众隔河观看四行仓库战役
因为仓库特殊的位置,密集枪声吸引了大量租界民众在苏州河南岸围观,甚至目睹21岁士兵陈树生,绑着手榴弹从残破的墙体洞口跳下,与攻击楼体的日军同归于尽。中外记者聚集在南岸,各种报纸开始刊登四行孤军英勇杀敌的消息,“在烈焰笼罩、敌军四围中,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,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”(中央社27日电讯),四行孤军成为全国和全世界注目的轰动新闻。
仓库里只有黄豆充饥,谢晋元发出了要求支援“糖、盐和光饼”的呼吁,经过电台广播,传遍上海,民众踊跃捐赠,物品堆积如山。革命家、政治家何香凝亲自跑到桥边观战,“感动得流泪”,她在给谢晋元的信里写:全国同胞,将因为你们而愈团结;国际人士,也将因为你们而愈能主张正义了。
战役持续了4天,决定孤军命运的,其实是战场外的斡旋。九国公约会议原定将于10月30日在比利时召开,中国将申诉日本侵略,统帅留这几百人死守四行仓库,是要在九国公约会议时,让世界各国知道中国军队还在上海英勇战斗,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。但在九国公约会议举行前,失望的结果已经充分显露,英法美等国已经表明态度,不愿意为了一个弱国去得罪日本。四行孤军冲桥,撤退到公共租界
10月30日晚上,统帅部下令四行孤军通过租界撤退,31日凌晨,日军已布下照明灯和机关枪,孤军冒死冲过新垃圾桥,退进租界。四行仓库保卫战中,孤军有十余名殉难。电影《八佰》的结尾停留在冲桥的时刻。后续的事是:孤军过桥后,租界英军要求他们交出武器,将他们软禁。1941年,谢晋元在孤军营中,被汪伪政权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,年仅37岁。1941年12月,日军占领了租界,士兵成为俘虏,开始悲惨劳役生涯。八百壮士的故事在1938年、1975年都被拍成过电影。但《八佰》的视角非常不一样,它看到的绝不仅是“壮士以身许国”、“可歌可泣”,它是南岸和北岸普通人的故事。
四行仓库纪念馆里的老照片,谢晋元将军身旁常有一匹白马伴随左右
2019年6月,一条在上海见到并专访了管虎导演。
“我觉得我们做的是个功德事,心理上给自己这个安慰,再苦再难它不也能过去嘛。这次拍戏我从来没有发过火,要不然你坚持不下来,都特平静,都是平平常常地做。”
《八佰》是我十几年前就想拍的题材,有点像怀孕你非得生出来不可的那劲,我自认为有责任做,而且兴趣盎然。
最早想做这么一题材,肯定是常规的类型片思路,但是你觉得远远不够,不足够把这个故事的感受、它的体量和特点拿出来。
所以就在想办法,剧本改了40多稿,最后是用普通人的视点进入,随着南岸的普通市民,观看这场战斗,随着一队逃兵进入仓库,体验这场战斗,对观众来讲是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,打到观众心里也更直接、更平等,而不是上帝万能的视角去叙事。
羊拐(王千源饰)
那几个逃兵,身上布满了当时人的缺点,怯弱、贪生、贪婪,因为这个仓库的特殊环境,四天绝境炼狱似的历练,这些毛病在那一瞬间全都没有了,骨子里原来尘封已久的一些东西给逼出来了。最早想拍这故事的时候,是少年热血、英雄梦想,那种男孩子的战斗欲、保家卫国的精神会吸引我,现在更多是冷静理智和审视的态度,我们那些年那么受人欺负,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哪里?得有勇气面对一些我们的不好。趋利避害、比较贪生的人在我们族群当中不少,必须承认。羊拐(王千源饰)他是老兵油子,当年很多这种人,进部队之后拿到军饷就跑,然后报名参加另一个部队,拿着军饷又跑了,羊拐他有很多不同部队的军票,干嘛呢?给他妈,他妈一个人在家,在混乱的年代里,他像独狼似的冷血,又是个孝子。
老算盘(张译饰)说那个话我觉得是非常动人的,他说我手指头都被打掉了,没法扣扳机了,你让我在这儿干嘛?我在这儿,日本人就能死绝了吗?我还有老婆,我想回家。但最终一些军人舍生取义、不畏生死,也确实感动他们了,人性当中有些好的东西爆发出来了。历史照片,四行孤军撤退进公共租界时
国民革命军当时有很多照片,十二三岁的小孩可不在少数,小湖北就是一个湖北来的新兵,懵懵懂懂地进入战场,最后成为坚强战士的这么一个变化,这是电影最想要的。在仓库里,他接替了张宥浩演的小七月的职务,小七月战死了,促进他进一步成熟化,是一个血性孤儿。在这个戏里面,战争并不重要,它是普通人的故事,拍这个人怎么去变化的,市民怎么从看客,变成了投入其中;怯弱的士兵,怎么变成了我们嘴里的英雄人物。 一场直播式战争,市民从看客到投入其中
苏州河南岸,当时纳粹德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很多军官都在高楼顶上看,法新社、路透社、美联社长枪短炮拍摄,上海当时的电影制片厂还去拍了,第二年还出了一电影,这不是直播是什么?隔着苏州河50多米,那边真枪实弹的,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过这种事。要是完全按纪录片的拍法,苏州河南北岸形不成这么对立反差的一个状态,我们把南岸租界的歌舞升平给它推进了,对比更强,对主题帮助更大。南岸全是众生相,所有社会阶层,上至首脑,下至凡夫走狗,都沉浸在这个事件里,他们有变化,南岸是我一定需要表现的,它甚至比北岸还重要。
记载上,何香凝、聂耳、田汉都去了,就在岸边看,知识分子、小地痞流氓、童子军、赌场老板,电影中都有代表。李九霄演的刀子并没有具体原型,但咱们从浩渺如烟的史实当中是能找出这类事的,青帮、清水袍哥这类人都有善举。(注:李九霄饰演刀子,在租界中管理赌场,自愿给四行仓库孤军送物资,冒着日军枪弹从桥上跑向对岸,牺牲在桥头。)
民众的抗战热情从来没有这么高过,10月29号,日军的进攻最猛烈,当时记载上,集中了老百姓有三万多人,在岸边上举着大黑板,示意仓库里的士兵,日本人从这边来了,那边来了。
普通士兵不知道时局,不知道毫无意义,谢晋元将军知道,这场抵抗毫无意义,但是他知道他站在这儿,给民众注入的是强心剂。当局腐败,没有那么大力量去抵抗,但是士兵是伟大的,靠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抗敌。
四行仓库保卫战,当时中外报纸都有详细报道
从大量历史资料中寻找真相
我们有两三年的筹备,等于这几年都干这事了,十几个人专门做资料调研这一块,影像、书籍、采访、照片,能找到的全找到了,我首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才行,才能启动这部电影。认真地要做一件事,心里反而全是充满了怀疑,当年的细节,历史上的说法各种各样,哪个更足采信,需要时间进行艰苦的调研,最后变成兴趣了。陈树生,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照片
我们去过21岁副班长陈树生在大巴山区的老家,现在还有一座坟在那呢。当时日本人的常规武器打不进四行仓库,就起了很多新型战争的招,直接钢板阵到楼底下,要炸四行仓库,楼一炸全完了。所以这个21岁的孩子,他把衬衫撕下来写着:舍生取义,儿所愿也。身上绑着炸药跳下去,跳进钢板阵的间隙,给日本人炸得肝胆俱裂。这种事发生在古代我们还能想象,但发生在1937年的中国确实伟大。他的故事是我一定想拍出来的。
谢晋元手书:余一枪一弹,决与倭寇周旋到底。据说是当时新闻记者进入仓库想采访,谢晋元因在指挥不便相见,连长雷雄将谢晋元写的纸条交给记者。
关于四行仓库外围发生了什么,都有影像、文字和照片记录,但仓库里面真正发生了什么,我们很难得知,这就是我想要拍这个电影的根儿。仓库里面的情况,有谢晋元将军的回忆录,杨瑞符副营长的回忆录,上官志标也谈到过。但说得都不一样。怎么办?电影不是纪录片,它需要一定的组成和创造,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,在仓库里走,在四天里面他们经历了什么,我们去体验一下,这是拍这个电影的初衷。 光有史实不足够,需要一部分的诗意
实当然是底了,素描、拙朴的一个功夫,但是它不足够,不光是实实的纪录片式的感觉,更多的有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在这个戏里起到作用,我们是努力做这件事的。比如说电影当中的老鼠和白马,我们身上都具备鼠性,趋利避害,活得最长的全躲起来了,但也有像白马那样的,奔腾万里,生命力极顽强的。都是一种诗意化的象征。我喜欢赵云,在电影中,他是一个“绳子”,贯穿在里面。我一直觉得那些士兵可能不认字,但他们不见得没文化,中国的家国精神怎么传下来,往往通过家族、父母的口传心授,从小听赵云、关云长的故事,有大义在里头。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,护着国呢,在长坂坡,他一个人面对着几十万曹军,七进七出,虽然我不知道真的假的,但是少年时候,看三国里这样的演绎很动人。我就把我少年时候想象赵云的那个劲,放在了小湖北身上了。
千难万险也得走过去
实际上要完成这件事,最初就跟异想天开差不太多,你首先需要建造一座城,挖出一条河,这是一个工程。直到2016年,华谊老总说在苏州有一片地,可以做这个,才找到了天时地利的契机。我们1:1还原了苏州河北岸,还原真实的感受和氛围。子弹打进仓库的任何材质,木板、钢铁、人体、钢盔,实弹、三八弹打进的反应,或者普通的中正式步枪打进去的反应,每一个都用一年多时间一点点测验,照标准去实施。外围进攻的日军,我们请了日本军事教官,退役的中佐来训练,穿得整整齐齐的当年的日军衣服往里冲,就是为了给仓库里的士兵施压,他们真的有恐惧感。端午(欧豪饰)
这回和演员谈的时候,我就要求他们,能不能尽量不演,就麻木下来,因为当年的人没那么丰富的表情,又是在一个相对恐惧的环境里面,在基本戏剧要求的情况下,能降就降,能不演最好。欧豪为了端午这个人物,有三天时间就没吃东西,为了一场饥饿状态的戏,还有几天不睡、几天不出门是为了疲劳感,他后来困得有点快抑郁了,我说千万别这么干了。演员一共6到7个月时间沉浸在仓库里面,穿着那时衣服每天在一块,真有点那个时代的状态,恍惚跟那会差不太多似的劲。张译他不会游泳,恐惧水,但是他必须在河里40秒我才能完成拍摄,他每次10秒钟就出来了,害怕。后来他完成了,对他来讲可能是豁出命去了。山东兵(李晨饰)
做之前我们都想明白了,每天会经受折磨,心里早有准备,我只是觉得我们做的是个功德事,心理上给自己这个安慰。有一天拍李晨大雪中前行去赴死的戏,南方没雪,我们那个造雪机又不够用,结果那天太奇怪了,下了三天特别大的雪,南方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,戏拍完它不下了。李晨说这是有人护着咱们,咱们死了三十万中国人。(摄影指导)曹郁老师说,他老感觉有个声音,就在远处召唤他。我们一定得走过去,再受到各种阻碍也要走过去。
原来我特担心,请来的演员都是大腕儿,这么多人来演群戏,今天这个镜头为主的时候,别的明星是群演,我怕人家心里不舒服,但事实上没有。一旦形成了仓库的氛围以后,大家伙儿真的进入到那个场景和时代,原本的合同、钱这些都远远的就不在了,所以说没有番位,只有番号,大家都共同完成一件事。我们拍之前有一个纪录片组,在全国各地的街头随机采访,发现知道淞沪会战的有,知道四行仓库保卫战、知道谢晋元将军的很少。电影算是有一种传递和提醒的功能,把它拍出来,如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,哪怕是争论,甚至成为文化,就有可能传下去了。
参考资料:《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》谢继民著、《谢晋元抗日日记钞》谢晋元著
近期报道:
《老美清华毕业当中餐厨子》
《他拍罪犯、性工作者,爆红18年》
《中国史上最贵的一张照片,摄影师熬了5年》
《96岁诗词女神的传奇人生》
▼